20世紀90年代的湘潭市一中校園,學生活動特別多。像辯論賽、“一中之音”廣播站節(jié)目等,全都是學生自己組織的。
1993年,被稱為“獅城舌戰(zhàn)”的新加坡國際華語辯論賽很火,辯論賽中的最佳辯手成為同學們心中智慧與才能的代名詞。學校學生會組織了校園辯論賽,賽場就在各班教室。幾張座位一擺,擂臺就搭起來了,同學們可以隨意到自己喜歡的賽場觀戰(zhàn),一些教室外的走廊上常常擠滿了人。次日,教學樓外墻上就會貼出紅紅綠綠的海報,上面用毛筆寫滿了頭一天辯論賽中的精彩辯詞,同學們擠在海報跟前爭相閱讀評點。我至今仍非常佩服當時學生會干部的組織能力與執(zhí)行力。那時,學校沒有錄音設備,沒有打印機,全靠學生當場把精彩辯詞記錄下來,再請書法好的同學用毛筆抄寫后張貼出來。
“一中之音”廣播站設在鐘樓的二樓。鐘樓是潭中的標志性建筑,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,見證了學校百年歷史的風雨滄桑。她成為潭中的象征,是校友們心中永恒的眷戀。每位校友回母校,總要在鐘樓前合影留念。鐘樓是一座仿哥特式建筑,尖尖的塔頂給人教堂一般神秘的感覺,暗紅色磚墻古樸厚重。我一個朋友將鐘樓前合影發(fā)在朋友圈里,不知情的人都以為她到了英國。有一次,“一中之音”臺長邀請我做個文學社團的訪談。我當時在學生會宣傳部,發(fā)起了成立“晨鐘”文學社的倡議。本來不善言辭的我十分緊張,不知在廣播里說了些什么。我對身邊出口成章、交際自如的同學佩服得五體投地,想多參加一些活動來鍛煉自己,讓自己克服自卑情緒。這樣的機會在潭中校園里隨時都有,只要敢于展現(xiàn)自己,舞臺就在你的眼前。
學校在每天下午統(tǒng)一安排了讀報時間。我們利用這個時間閱讀報紙、點評新聞。誰愿意與大家分享,就主動上臺發(fā)言。每個班還有固定的班級活動欄目,由班干部組織。我記得每周二下午我們班有個欄目叫“心靈之約”。我們邀請老師、校領導和學長們參加訪談,在主持人同學的引導下,受邀者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,頗似答記者問。當時電視臺都少有這樣的訪談節(jié)目,不得不佩服班干部們的膽識與才能。一中學生的民主意識很強,校方也以包容的態(tài)度對待。有段時間,班上同學對部分教學方式有看法,班干部邀請主管教學的副校長來班上交流。同學們誠懇地提出自己的意見,副校長也積極回應,給予大家懇切的回復。不太愛發(fā)言的我居然也站起來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,講臺上的領導當即肯定了我的意見。那種被尊重和被平等對待的感受令我獲得了心靈上極大的滿足。那種感受,有些參加工作多年的人都不曾擁有。20年前,班主任黎宏老師曾帶我們到仙女山開展活動。仙女山位于距學校約20公里的郊外,我們每人騎著一輛單車,浩浩蕩蕩地出發(fā)了。我當時在校寄宿,沒有單車,好不容易借到一臺,興奮極了,騎得飛快。路上有位同學單車輪胎壞了,大家輪流載著他前行。集體的溫暖與快樂讓每位同學都得到了精神滋養(yǎng)。在畢業(yè)二十周年的同學聚會上,我們再次來到仙女山。我深有感觸地說:“我們走過了那么多名山大川,永遠記住的卻是小小的仙女山。山上的風光與景物早已淡忘,但青春年華里曾攜手同行的這份情誼將永遠在我們生命中銘記。”大學畢業(yè)后,我回到母校湘潭市一中工作,一晃兒就是20余年。在最初的班主任工作中,我常常回想自己作為學生參加過的各種活動和獲得的成長,我努力將其應用到班級管理中,培養(yǎng)班干部和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,鼓勵他們在活動中盡情綻放自我的風采。
撰稿:龍琳